-
LED照明業有望從新興產業轉向支柱產業
目前,廣東LED照明及相關產業總產值已超過300億元,201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800億元。而“或在今年下半年出臺”的《廣東省LED照明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也將給廣東LED照明產業提供一個“風向標”,并使廣東LED照明產業實現從“戰略性新興產業”向“支柱產業”轉變。
2010-06-11
-
2010年電視用LED將會短缺 面板制造商開始垂直整合(上)
以電視為中心的大型液晶面板正逐步采用LED背照燈。為了LED背照燈采用的進一步普及,電視機與面板的制造商開始謀求LED背照燈成本的降低和芯片的穩定供應。
2010-06-11
-
韓國KMW推蜻蜓LED路燈 造型新穎
名字采用了大街上隨處可見的蜻蜓(英語DRAGONFLY)為設計理念的路燈。4個翅膀和尾巴的部分都裝了LED燈。據說蜻蜓的"頭"部還配有監視器,同時,還有蝴蝶的設計式樣。
2010-06-10
-
臺灣研晶光電新開發7W球泡燈
臺灣研晶光電HPLighting)使用其特有銅基板大功率LED封裝技術,打造出7W的LED球泡燈,這個新產品已達到球泡燈色(3,000K)提供630流明的成績,燈泡的發光效率達到90lm/W的水準。
2010-06-10
-
最新版:不同功率LED照明驅動電源方案選擇指南
本文旨在探討滿足不同功率范圍要求的安森美半導體LED照明驅動電源方案,以及適用的LED驅動器及相關元器件,幫助照明設計工程師盡快選擇適合的元器件方案,加快上市進程。
2010-06-10
-
三大勢力布局中國LED背光模組產業
隨著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不斷增長,LED在大尺寸背光源中滲透率的不斷增加,未來幾年中國背光模組產業有望得到迅速發展。
2010-06-10
-
長運通LED面光源模組讓燈具設計變成“搭積木”
不同于集中式恒流驅動架構,長運通LED模組采用的是分布式恒流架構。LED恒流在各支路模組上完成,電源采用符合電壓要求的恒壓開關電源即可。采用這種標準LED模組,照明燈具廠商不需要考慮LED恒流問題,LED燈具設計變成了“搭積木”。
2010-06-10
-
節電行動:用LED替代霓虹燈
因為做霓虹燈的不懂電子控制,也不懂驅動。要讓熟悉霓虹燈廣告牌的人轉向LED,就必須提供簡單、易用、便宜的辦法。這是長運通把LED帶入傳統行業的生意經。
2010-06-10
-
長運通:分布式恒流架構是未來LED照明驅動主流
市面上的LED照明驅動方式大多采用的是開關恒流驅動方式,能提供500mA以上的電流,驅動多路多顆LED器件發光。但是開關驅動器至少需要4顆外圍器件配合,PCB需要嚴謹設計,EMI問題需要認真對待,而且通常價格較高。長運通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分布式恒流架構,并認為該架構是未來市場主流。
2010-06-10
-
迅速增長的LED液晶電視 成本下降與零部件采購是關鍵
LED背照燈已開始全面配備于LCD TV。各電視制造商2010年合計計劃出貨5000萬臺。許多具有大量售出的關鍵因素——普及價格的產品面世。但LED背光燈要趁熱打鐵獲得市場的應有地位,需要開發兼具高畫質和低成本的要素技術。為抓住迅猛的普及需求,有必要重新審視LED芯片的供應鏈。
2010-06-09
-
國內彩電企業進入上游產業鏈 涉足液晶面板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2010年繼續組織實施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的通知》,這次轉型將目光瞄準平板電視產業“上游的上游”的本地化和國產化,并對有“第三代顯示技術”之稱的AM-OLED的研發和產業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0-06-09
-
高階手機需求增加 AMOLED面板現缺貨潮
近年來,由于高階手機需求增加且智能型手機(Smart Phone)出貨增長,使得終端業者對AMOLED面板需求提高,同時也推進了消費者的接受度,目前已有終端業者,因為AMOLED面板零組件短缺之故,造成無法滿足客戶強勁需求的現象發生。
2010-06-09
- 研華AMAX革新城式:三合一平臺終結工業控制“碎片化”困局
- 安勤雙劍出鞘:HPS-ERSU4A工作站+MAB-T660邊緣AI重塑精準醫療
- 【工程師必看】貿澤上新:三分鐘搞定FTTH終端的光纖快速接頭方案
- 顛覆UWB設計!Abracon沖壓金屬天線實現79ps時延精度
- 變壓器技術全景圖:從電磁感應到平面革命
- 體積減半性能翻倍!Nexperia CFP15B封裝重塑功率晶體管天花板
- 國產突圍!谷泰微GT4321以250ps延遲刷新USB/音頻切換性能紀錄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變壓器技術全景圖:從電磁感應到平面革命
- 國產MCUGD32E235如何破局家電變頻控制?全場景高能效方案拆解
- 厘米級世界鏡像:移動測繪的技術突圍與場景革命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