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傳感器技術在中國的發展之道
測量技術在推動技術創新和降低排放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作為動態測量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瑞士企業奇石樂不斷拓展在華業務,助力中國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實現產業綠色轉型。
2025-09-24
傳感器技術
-
揚聲器技術深度解析:從基礎原理到MEMS微聲前沿創新
揚聲器,俗稱喇叭,是一種將電信號轉換為聲波的電聲換能器件,是音響、電視機、收音機等電子產品中的核心組件。從1925年 Chester W. Rice 和 Edward W. Kellog 發明的第一個現代電動式揚聲器到今日的MEMS微型揚聲器,這項技術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
2025-09-23
揚聲器原理分類 MEMS揚聲器市場 選型要點 音頻芯片原廠 電動式揚聲器 音箱技術
-
兆易創新亮相CIOE,以創新方案賦能高速光通信
全球知名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股票代碼:603986)近日盛大參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26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公司以"賦能光通信未來"為主題,在12C12展位全方位呈現了其完整的半導體產品組合在光通信領域的最新應用成果,重點展示了GD25 SPI NOR Flash存儲芯片和...
2025-09-11
兆易創新 CIOE光博會 GD25 NOR Flash GD32 MCU 光模塊 光通信技術 微控制器
-
二級濾波器技術:實現低于2mV電源紋波的有效方案
現代高性能處理器和片上系統(SoC)通常集成精密的模擬前端和串行通信接口,對供電電源的質量提出極高要求。為確保信號完整性和系統性能,負載點電源的輸出電壓紋波常需低于2mV,這僅為常規開關電源設計的十分之一。
2025-09-04
二級濾波器 電壓紋波抑制 降壓轉換器 電源設計 D-CAP3控制 ACM控制 開關電源濾波
-
電子系統時序雙核:深度解構晶振與RTC芯片的協同架構
在電子系統的時序架構中,晶體振蕩器(晶振)與實時時鐘芯片(RTC)構成精準計時的基礎支撐。二者雖協同工作,卻存在本質差異:晶振是頻率生成的物理核心,而RTC是時間管理的邏輯中樞。據IEEE 1950.1標準測試數據,晶振頻率穩定性可達±0.5ppm(如EPSON SG-210),而RTC芯片通過溫度補償算法將計時誤...
2025-08-04
晶振 RTC 實時時鐘芯片 晶振選型
-
從存儲轉發到AI自治:以太網交換機的四階技術躍遷
以太網交換機作為現代網絡基礎設施的核心樞紐,已從簡單的二層幀轉發設備演進為支持多業務感知、低延時、高可靠的智能節點。尤其在工業互聯網與智能電網建設中,其技術性能直接關系到數據傳輸效率與系統穩定性。本文將深度解析交換技術演進路徑、核心工作機制、關鍵性能指標及行業定制化創新,揭示...
2025-07-08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 三層交換技術 電力工業交換機標準 交換機吞吐量 低延時轉發 AEC-Q100車規認證
-
帶寬可調+毫米波集成:緊湊型濾波器技術全景解析
射頻濾波器作為通信系統的“信號守門人”,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技術躍遷。2024年,隨著信維通信獲得“帶寬可調的緊湊型帶通濾波器”專利授權(CN221885347U),行業迎來突破性進展——該技術通過微帶線與變容二極管的創新組合,實現了帶寬靈活調節與尺寸縮減的雙重突破1。與此同時,貴陽信絡電子推出的275MHz...
2025-07-03
緊湊型濾波器 5G基站射頻濾波器 毫米波濾波器 LTCC濾波器技術 射頻前端集成 TSV射頻集成
-
低至0.0003%失真!現代正弦波發生器如何突破純度極限
在5G通信測試、醫療超聲設備及高精度傳感器校準領域,正弦波純度直接決定系統性能邊界——當總諧波失真(THD)超過-80dBc時,5G毫米波EVM指標將惡化40%以上。傳統RC振蕩器因溫度漂移與非線性限制,難以突破0.1%失真瓶頸。現代正弦波發生器通過維恩電橋拓撲革新、正交數字合成及自適應穩幅技術,將THD...
2025-06-27
正弦波發生器 低失真正弦波發生器 維恩電橋振蕩器 DDS信號源 正交振蕩器設計 THD優化技術
-
儀表放大器的斬波穩定技術原理
斬波穩定技術(Chopper Stabilization)是消除放大器低頻噪聲與直流誤差的核心技術,尤其針對儀表放大器的1/f噪聲(粉紅噪聲)和輸入失調電壓(Vos),可將其影響降低至μV級甚至nV級。其原理基于信號調制-放大-解調的頻域處理方法,結合動態校準機制,突破傳統放大器的噪聲極限。
2025-06-16
儀表放大器 斬波穩定技術
- 避開繁瑣!運放差分電容測量簡化指南
- 精準捕捉電流波形:開關電源電感電流測量技術詳解
- 恒壓變壓器選型指南:如何平衡成本與性能?
- 電能控制的中樞神經:控制變壓器深度解析
- 物聯網互聯新選擇:1-Wire總線技術詳解與實戰指南
- 如何利用OTT技術實現模擬前端的80V過壓保護
- 貿澤電子新推EIT專題:洞察3D打印如何重塑設計與制造
- 聚焦能效與性能,Vishay為AI及電動汽車注入“芯”動力
- 2025中國IC獨角獸論壇滬上啟幕,賦能半導體產業新未來
- 村田中國亮相 CIIF 2025 —— 以創新元器件賦能新型工業綠色智能化發展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