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電場感應原理的3D手勢識別技術,你會玩嗎?
光學3D手勢識別還是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想要玩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實用驗證和打磨。因此,其他一些非光學的3D手勢識別技術就成為人們的重要選項。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要數Microchip公司的GestIC技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才能玩轉基于電場感應原理的3D手勢識別技術?
2016-10-19
計算機視覺 傳感/MEMS 人工智能
-
技術前沿:利用觸覺反饋模擬觸摸感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觸覺反饋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照相機等觸屏,為我們帶來全新的用戶使用體驗和樂趣。觸手可及的感受體驗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與此相關的電子技術也在不斷革新,并對產品和設計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2016-07-29
技術前沿 觸覺反饋 模擬觸摸
-
USB端口抗電磁干擾保護電路設計方案
USB端口對PC外設的發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動作用,并且正變得越來越流行,比如在采集測量數據或在機器上安裝軟件更新等應用中就非常常見。作為用于數據傳輸的一種總線系統,只要有移動設備連著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連接器看起來非常結實,但USB應用開發人員仍然必須重視這些接...
2016-07-14
USB 保護電路 電磁干擾
-
3D打印機DIY設計:硬件+軟件的Arduino開源平臺
3D打印機,也被稱為快速成型設備。它是利用普通打印機的原理,將打印機和計算機連接起來,把原料裝入機身,通過計算機的控制,用打印頭將原料一層一層累積起來,最后將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3D打印機在90年代中期就出現,在過去十年里,它已經被設計師、工程師以及科學家用來制造一次性的各種產...
2016-07-07
智能硬件 3D打印 柔性電路板
-
世界超強完美DIY 電子奇才五年全手工制作CPU
在如今越來越靠程序化、流水線作業來完成生產的制造業中,想找一件手工打造的產品,真是越來越難了。好在當今社會中,還是有一些強人在孜孜不倦的在完成著心中的“完美DIY”夢想。因此也使我們多了一些大開眼界、崇拜和向慕的機會。
2016-07-04
電子制作 DIY CPU
-
(多圖) 圖文并茂:在家制作高質量雙面PCB板
如果你能夠以低價格獲得商業制作的印刷電路板,為什么還要自己去做呢?一個原因是,你可能需要花1至4周的時間才能拿到板子。對于搭建原型機來說,這可能是一個主要的障礙。每次設計反復因而可能花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一個項目可能需要多個月才能做完。喜歡自己動手的人可以用一個晚上就做好電路...
2016-05-04
雙面PCB板 激光打印 碳粉轉印 層壓機
-
小米平板2能否依舊以“雙高”贏取市場?
平板電腦自誕生以來,一直以獨有的操作體驗和使用感受獨立與筆記本和手機之間,成為人們除了手機之外又一高保有量和高使用率的手持設備,可以說平板電腦的出現,一時間拉攏了重多筆記本核心用戶,簡潔如手機般的設備,帶來手機無法比擬的大屏,便捷隨意的攜帶,帶來筆記本無法比擬的輕巧,這就是平...
2016-04-08
小米平板2 高性價比 高配置
-
兼容USB-PD的快充參考設計已出,離產品的誕生還遠嗎?
“USB-PD將成為下一代移動設備的功率傳輸載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它使用纖薄的、正反向可雙面插入且連接穩固的連接器,在一個統一的架構內同時實現功率和數據的傳輸。”
2016-02-29
USB-PD 快速充電器 Power Integrations Cypress
-
大象關冰箱?NAND FLASH控制器磨損管理算法芯片化硬實現
目前,存儲領域包括eMMC,SATA SSD ,PCIe SSD等控制器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領域。通常,由于NAND FLASH易于損壞的特性,因此需要控制器做額外的工作,才能滿足商用可靠存儲的需要。本文目的提出一種可以硬實現的均衡磨損,壞塊管理,以及邏輯地址映射的算法,(可芯片化)。用于替代處理器的軟件(FTL)...
2016-02-25
flash nand 控制器 芯片設計 均衡磨損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
-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盧國建:用“芯片+AI+數據”重新定義健康管理
- 11萬+人次!5000+海外買家!2025 AGIC+IOTE深圳物聯網展圓滿收官,2026再聚
- 超5萬觀眾打卡!AGIC+IOTE 2025深圳開幕,1000家展商演繹物聯新活力
- 第106屆中國電子展啟幕:電子元器件產業迎來“新質生產力”爆發期
- 鎧俠發布LC9/CM9/CD9P企業級SSD:用CBA技術破解AI數據中心存儲痛點
- SiC賦能工業充電器:拓撲結構優化與元器件選型實戰指南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