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案例:非隔離5-40W的LED恒流驅動的設計
要想提升光效,降低照明設備散熱器件的成本,唯一的途徑就是提高LED照明驅動電源的效率。與反激隔離驅動架構相比較,非隔離驅動架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輸出電壓更高。本文將介紹非隔離單電感的5-40W內置MOS的LED恒流驅動方案。
2014-12-01
-
用LED燈知道能節省多少電費,數字嚇死你
有沒有想過用LED燈你幫助全球和自己做了多少好事?1百萬人LED=一年種植170萬顆樹,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其實與傳統白熾燈相比,LED燈可節能高達85%。傳統白熾燈,將75%的電能轉化為熱量,只有25%轉化為光。
2014-11-30
-
如何提升LED散熱效率的幾點建議?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影響LED照明設備散熱的幾個關鍵因素,并對如何提高散熱效果提供了幾個可以參考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LED散熱的問題。
2014-11-29
-
突破進展:LED驅動電路實現多通道設計
直流轉換器的常見設計中,控制電路非常簡單,只需一個電容和一個電感就能構成功率級,用一個LED就能完成整個電路工作。在單LED通道中這種設計很好用。但是在驅動多個并聯LED通道時就顯得很雞肋。本文中完美突破了這一缺陷,設計出多通道的LED驅動電路。
2014-11-28
-
名家解讀:基于芯片、封裝、應用三方面剖析LED照明技術
在LED照明領域,LED照明技術一直都是可持續發展和能源利用研究的重點。LED照明因此掀起狂潮,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從長遠意義上講,LED照明技術主要從三方面來解讀:芯片、封裝、應用。本文將從這三方面入手剖析LED照明技術。
2014-11-27
-
“史前大爆炸”解讀LED背光技術的十大優勢
與傳統的CCFL背光源相比,LED背光源技術已經成為LED主流。LED背光源之所以能夠在照明市場上立穩腳跟,完全是憑借其不含汞、低能耗、色彩好、壽命長等諸多優勢。而且小尺寸的LED背光源的成本與CCFL背光源基本持平,從經濟實惠環保的角度考慮,消費者沒有理由不選LED背光源。
2014-11-27
-
自帶記憶功能的自動應急燈電路詳解
LED應急燈很多人都設計過,但是自帶記憶功能的比較少見。本文設計的這款應急燈有兩大特點,一是具有記憶功能,停電時點亮,通電時熄滅。二是能夠自動給電瓶充電,充滿即停。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解這款自帶記憶功能的應急燈。
2014-11-27
-
6巨頭和6新星閃耀第三屆華強國際LED照明前瞻技術研討會
NXP市場營銷總監、Marvell技術市場經理、明微副總經理、英飛特副總經理、拓撲產業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配光設計專家將領銜全明星演講陣營閃耀《第三屆華強國際LED照明前瞻技術研討會》,華山論劍,精彩可期。
2014-11-27
-
LED散熱失敗原因為何?答案在這里揭曉
LED照明中,無論是什么種類,什么品質,都逃不開散熱問題。LED照明散熱失敗能夠導致很多不必要的情況發生,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那么LED散熱成敗的關鍵在哪?失敗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就在這里為大家揭曉。
2014-11-26
-
外科手術的“殺手锏”:新型LED無影燈控制系統的設計
用于外科手術中的照明設備——無影燈,是手術臺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設備。無影燈能夠以最佳地觀察處于切口和體腔中不同深度、大小、對比度低的物體。除需要“無影”以外,還需要光照度均勻、光質好,能夠很好地區分血液與人體其他組織、臟器的色差。本文主要講解一種新型的LED無影燈的控制系統的設計。
2014-11-26
-
熱點分析:話說LED頻閃的那些“不為人知”
新光源的開發,伴隨頻閃問題的到來。專家聲稱,在光輸出上LED的振幅甚至比白熾燈或熒光燈更大。但是有一點與熒光燈不同,固態照明SSL是一種直流器件,當恒流供電時,LED無頻閃。本文將帶你一起走進LED頻閃,聊聊那些關于頻閃的不為人知。
2014-11-25
-
要想摸透LED驅動設計,必須掌握的技術都在這里
LED驅動電路的設計對LED是否能夠正常工作以后工作的壽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LED驅動電路的主要功能在于將輸入供電電源轉換為適合LED驅動的供電輸出,為LED負載供電,按照LED的工作電壓和電流要求完成與LED負載的電壓和電流匹配。本文總結歸納了LED驅動設計的有關技術,希望能對讀者提供素材。
2014-11-25
- 國產芯片與系統深度融合!兆易創新聯袂普華軟件破局汽車電子
- 揭秘未來勞動力:貿澤與Molex新電子書解析機器人技術變革
- 臺積電大陸芯片生產遇阻,美國豁免撤銷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 2025年Q2全球DRAM營收突破316億美元,創近年單季最高漲幅
- 200W開關功率:Pickering 600系列繼電器通吃高壓高能場景
- 安森美亮相PCIM Asia 2025,帶來汽車、工業及AI數據中心電源技術盛宴
- 中國電子展組委會聯袂電子制造產業聯盟:四地探企,智啟新程
- 單對以太網新突破:10BASE-T1L實現千米級工業通信傳輸
- 電子電路無聲衛士:扼流線圈技術演進、應用生態與全球供應鏈格局
- 未來工廠:利用搭載人工智能的傳感器在邊緣做出決策——第2部分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