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電流檢測技術革命:TI封裝內霍爾傳感器如何重塑太陽能系統效能?
在光伏系統邁向智能化與高效化的進程中,德州儀器(TI)最新推出的TMCS112x/113x系列封裝內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正引發行業變革。這款集成度極高的解決方案以±0.5%的測量精度、-40°C至125°C的寬溫穩定性,以及3.5mm×4mm的超緊湊尺寸,正在替代傳統的穿孔式傳感器,為從微型逆變器到兆瓦級光伏電站的全場景電流檢測樹立新標準。
2025-08-08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安森美(onsemi)與驅動技術領軍企業舍弗勒(Schaeffler)進一步深化技術合作,雙方在最新中標項目中采用安森美新一代EliteSiC碳化硅MOSFET產品系列。該方案將應用于舍弗勒主驅逆變器,為全球知名汽車制造商的先進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PHEV)平臺提供核心動力支持。此次合作標志著碳化硅技術在新能源車載系統中的關鍵落地,助力PHEV性能與能效雙重升級。
2025-08-01
-
從IGBT到GaN:10kW串式逆變器設計的關鍵要點與性能優勢解析
隨著全球對能源可持續性與安全性的關注升溫,住宅太陽能儲能系統需求持續攀升。當前市場上,2kW級微型逆變器已實現集成儲能功能,而更高功率場景則需依賴串式逆變器或混合串式逆變器。本文聚焦基于TI GaN FET的10kW單相串式逆變器設計,探討其技術優勢與核心設計要點,為住宅太陽能應用提供高能效、高密度的解決方案參考。
2025-07-16
-
安規電容技術全景圖:從安全設計到國產替代突圍
安規電容作為電子系統的安全防線,以金屬化聚丙烯薄膜或陶瓷介質為核心,確保失效時絕不引發觸電風險。隨著新能源汽車800V平臺普及,新一代安規電容正向1000V耐壓與集成化濾波演進,為光伏逆變器、EV充電樁等高危場景筑牢電氣安全基座。
2025-07-10
-
200kHz開關頻率破局!Wolfspeed聯合恩智浦推出牽引逆變器解決續航焦慮
Wolfspeed與恩智浦(NXP)聯合推出業界首款經過全面驗證的800V牽引逆變器參考設計,為電動汽車行業注入關鍵技術動能。面對汽車行業加速向零排放轉型的需求,該設計通過集成動態柵極強度調節技術與碳化硅(SiC)功率模塊,直擊效率提升、功能安全及長期可靠性三大核心痛點,助力車企快速開發出性能媲美甚至超越燃油車的差異化電動車型。
2025-07-09
-
破局電動車續航!羅姆第4代SiC MOSFET驅動助力豐田bZ5性能躍遷
全球知名半導體制造商羅姆(總部位于日本京都市)今日宣布,搭載了羅姆第4代SiC MOSFET裸芯片的功率模塊,已應用于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以下簡稱“豐田”)面向中國市場的全新跨界純電動汽車(BEV)“bZ5”的牽引逆變器中。
2025-06-24
-
不同拓撲結構中使用氮化鎵技術時面臨的挑戰有何差異?
氮化鎵(GaN)器件因其高開關頻率、低導通損耗的特性,正在快速滲透消費電子、汽車電驅和數據中心等領域。然而,不同拓撲結構對GaN器件的需求呈現顯著差異:例如快充領域的LLC諧振拓撲需要高頻率下的電磁干擾控制,而車載雙向逆變器更關注動態電阻與耐壓性能。本文將深入分析半橋拓撲、雙向逆變拓撲、多電平拓撲及汽車主驅模塊中的氮化鎵技術痛點,揭示材料特性與系統設計間的矛盾性關系。
2025-06-10
-
從光伏到充電樁,線繞電阻破解新能源設備浪涌防護難題
線繞電阻憑借高可靠性、耐脈沖電流及寬溫域性能,成為新能源與交通領域關鍵電子元件。在光伏逆變器中限制直流側電容充電電流,于風電變流器Crowbar電路吸收電網故障能量,為電動汽車BMS提供±0.1%精度的四線制電流檢測,并在快充樁中實現緊急泄放儲能。其抗震設計(10G加速度)、10萬小時壽命及-55℃~175℃耐溫特性,保障極端工況下的系統安全,成為新能源設備抵御浪涌沖擊、延長服役周期的核心防護器件,助力綠色能源轉型。
2025-05-22
-
800V牽引逆變器:解鎖電動汽車續航與性能躍升的工程密鑰
在全球電動汽車年銷量突破3000萬輛的產業拐點(據BloombergNEF 2025年數據),續航焦慮與性能衰減仍是制約市場滲透率的核心痛點。作為電驅系統的"心臟",牽引逆變器正通過材料革命與架構創新,推動電動汽車實現NEDC工況下750km續航與百萬公里級耐久性的雙重突破。這場由800V高壓平臺引領的技術變革,正在重構電動汽車的價值鏈競爭力。
2025-05-12
-
一文讀懂運動控制驅動器的技術邏輯
電動驅動器是一種通過控制設備來調節電動機操作的系統。驅動器的主要任務是管理電能(以及氣動和氣動)轉換為機械能(線性,旋轉,振蕩或其他類型的運動),并針對特定應用進行了優化。它們由幾個組件組成,包括電動機,伺服電動機,步進電動機,逆變器,傳感器和控制系統。
2025-05-09
-
金海迪電子攜0.5mm超薄貼片器件亮相深圳電子展 定義新能源磁性元件新標桿
2025年4月10日,深圳會展中心9號館內,濰坊金海迪電子有限公司(展位9C515)以全球首發姿態引爆第105屆中國電子展。作為高頻貼片磁性器件領域的隱形冠軍,這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重磅推出厚度僅0.5mm的SMD-8015型超薄貼片電流互感器,其突破性的±0.3%檢測精度和125℃高溫耐受性能,直擊微型逆變器與儲能設備微型化痛點。展臺上,由全自動化產線打造的PT-3200系列貼片變壓器同步亮相,以30%的體積壓縮比和醫療級可靠性標準,向全球客商演繹中國精密電子元件的"硬核科技"進階之路。
2025-04-10
-
為什么碳化硅Cascode JFET?可以輕松實現硅到碳化硅的過渡?
電力電子器件高度依賴于硅(Si)、碳化硅(SiC)和氮化鎵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GaN HEMT)等半導體材料。雖然硅一直是傳統的選擇,但碳化硅器件憑借其優異的性能與可靠性而越來越受歡迎。相較于硅,碳化硅具備多項技術優勢(圖1),這使其在電動汽車、數據中心,以及直流快充、儲能系統和光伏逆變器等能源基礎設施領域嶄露頭角,成為眾多應用中的新興首選技術。
2025-03-11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
-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盧國建:用“芯片+AI+數據”重新定義健康管理
- 意法半導體2025半年報亮相:IFRS標準下的全球半導體龍頭中期答卷
- 理解具身智能:從“云端大腦”到“生活助手”的AI進化
- TAPP無線井下壓力監測系統:油氣井生產的“隱形數據眼”
- AFE7955:直接射頻采樣時代的多通道收發器,重構高性能系統設計
- LMQ644A2QEVM評估板:汽車與工業場景的高效電源解決方案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