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kc8ii"><menu id="kc8ii"></menu></abbr>
  • <input id="kc8ii"><tbody id="kc8ii"></tbody></input><table id="kc8ii"><source id="kc8ii"></source></table><kbd id="kc8ii"></kbd>
    <center id="kc8ii"><table id="kc8ii"></table></center>
  • <input id="kc8ii"></input>
    <abbr id="kc8ii"></abbr>
  • <abbr id="kc8ii"></abbr>
  • <center id="kc8ii"><table id="kc8ii"></table></center>
    <abbr id="kc8ii"></abbr>
    你的位置:首頁 > 傳感技術 > 正文

    如何用MEMS仿真模型設計地震儀

    發布時間:2022-10-28 來源:Coventor(泛林集團旗下公司 ) 資深應用工程師 Hideyuki Maekoba 責任編輯:lina

    【導讀】由于地震傳感器網絡分布較少(或有限),地震事件的表征和監測之間可能會發生延遲。解決這一問題的其中一種方法是使用基于MEMS的地震傳感器作為傳統傳感網絡的補充。MEMS傳感器體積小,價格實惠,適用于局部監測,也可以提高地震監測能力。


    無論在哪一年,全世界大約都會發生16次大地震,其中15次是7級,1次是8級或8級以上的地震[1]。因此,地震早期預警(EEW)系統的需求量很大。由日本氣象廳(JMA)管理的覆蓋全國的EEW系統[2]從2006年開始運行。地震臺網由1000個間隔20至25公里的地震臺組成。在2011年日本東北9.1級地震之后,日本氣象廳收集了關于EEW系統的反饋:人們對地震預警系統表示熟悉,并發現它們很有用;參與者對JMA EEW系統的功效普遍給予了正面反饋,即使有假警報,大家的反饋也令人驚訝地積極。調查對象們都很熟悉早期預警系統的技術局限性,并認為即便是提供虛假警報的系統,也好過對于一個即將發生的地震沒有任何預警。


    如何用MEMS仿真模型設計地震儀


    不過由于地震傳感器網絡分布較少(或有限),地震事件的表征和監測之間可能會發生延遲。解決這一問題的其中一種方法是使用基于MEMS的地震傳感器作為傳統傳感網絡的補充。MEMS傳感器體積小,價格實惠,適用于局部監測,也可以提高地震監測能力。利用MEMS技術和物聯網 (IoT),人們已經開發或部署了一些有趣的地震傳感器技術,作為早期地震預警系統的一部分[3]。例如,美國加州的MyShake項目使用智能手機提供地震警報;中國臺灣的三個EEW系統之一,即臺灣大學開發的P-alert系統,通過MEMS傳感器可以更快速地提供現場的地震警告。


    我們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合作,共同設計了一種sub-1hz共振頻率的MEMS共振器,可用于密集地震儀網絡[4]。該裝置的低共振頻率是利用具有超小彈簧常數的電調諧彈簧實現的。為了進行微調,我們提出了一種多步驟電調諧方法(如圖1)。我們的地震儀結構如圖2(a)所示,MEMS+?仿真模型的俯視圖如圖2(b)所示。不過設計中所需的小彈簧常數降低了地震儀的抗沖擊能力和動態范圍。我們采用一種力平衡方法,將其中的質量位移用反饋力抵消(如圖3)。這種創新設計已經在MEMS+中進行了模擬,該設計通過使用高度緊湊的外形,可以準確地監測輸入的加速度(代替地震活動)。


    如何用MEMS仿真模型設計地震儀

    圖1:多步驟電調諧的基本原理

    出處:早稻田大學Ikehashi教授實驗室


    如何用MEMS仿真模型設計地震儀

    圖2(a):地震儀結構示意圖

    出處:早稻田大學Ikehashi教授實驗室


    如何用MEMS仿真模型設計地震儀

    圖2(b):MEMS+地震儀模型中心結構俯視圖

    出處:早稻田大學Ikehashi教授實驗室


    如何用MEMS仿真模型設計地震儀

    圖3:多區模擬框圖

    出處:早稻田大學Ikehashi教授實驗室


    本研究的目標是開發一種靈敏、可靠的MEMS地震儀,可廣泛應用于EEW地震預警系統。這種基于MEMS的地震儀可以提供更準確的地震監測,更少的錯誤警報,有助于挽救生命。我們期待最終將這種創新的地震儀部署到先進的地震預警系統中。


    參考資料:[1] Available online: https://www.usgs.gov/faqs/why-are-we-having-so-many-earthquakes-has-naturallyoccurring-earthquake-activity-been (accessed on 10 November 2021)[2] Velazquez, O., Pescaroli, G., Cremen, G., & Galasso, C. (2020). A review of the technical and socio-organizational components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s.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8, 445.[3] Allen, R. M., & Melgar, D. (2019).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Advances, scientific challenges, and societal need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47, 361-388.[4] Wu, J., Maekoba, H., Parent, A., & Ikehashi, T. (2022). A Sub-1 Hz Resonance Frequency Resonator Enabled by Multi-Step Tuning for Micro-Seismometer. Micromachines, 13(1), 63.

    (來源:Coventor(泛林集團旗下公司)作者:資深應用工程師 Hideyuki Maekoba)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聯系小編進行處理。



    推薦閱讀:

    低Iq LDO 對可穿戴設備實現長電池壽命有多重要?

    利用3D NAND克服工業數據存儲問題

    同相運算放大器電壓增益、輸入/輸出阻抗計算方法

    利用變壓器的信號端口防護電路設計

    在本地進行人工智能計算的四個優點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閉

    ?

    關閉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 国产50部艳色禁片无码|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