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kc8ii"><menu id="kc8ii"></menu></abbr>
  • <input id="kc8ii"><tbody id="kc8ii"></tbody></input><table id="kc8ii"><source id="kc8ii"></source></table><kbd id="kc8ii"></kbd>
    <center id="kc8ii"><table id="kc8ii"></table></center>
  • <input id="kc8ii"></input>
    <abbr id="kc8ii"></abbr>
  • <abbr id="kc8ii"></abbr>
  • <center id="kc8ii"><table id="kc8ii"></table></center>
    <abbr id="kc8ii"></abbr>
    你的位置:首頁 > 互連技術(shù) > 正文

    漫談QLC其二:扛起NAND家族重任,老四QLC

    發(fā)布時間:2023-11-30 責(zé)任編輯:lina

    【導(dǎo)讀】今天,TLC依然為SSD/嵌入式存儲中的主力NAND顆粒,但QLC開始登上舞臺,發(fā)起挑戰(zhàn),和2016年那時的自己相比,QLC實力大增。NAND家族,從老大SLC開始,到老二MLC和老三TLC,再到今天的老四QLC NAND,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克服自身不足,一代代傳承下來,扛起家族事業(yè)的重任。


    2005年Apple iPod第一次使用了NAND介質(zhì)來取代HDD作為存儲設(shè)備,彼時的NAND還是SLC介質(zhì),開啟了NAND作為電子產(chǎn)品主要存儲介質(zhì)序幕的開端。


    2006年,第一款某牌SLC SSD正式零售;不到兩年,由于MLC本身穩(wěn)定性足夠好,2008年就有了某牌MLC與SLC SSD并行發(fā)售;2012年,首款TLC SSD面世(彼時還是2D NAND),2015年TLC顆粒在爭議中成長,日漸成熟,成為SSD廠商眼中最佳解決方案的存儲顆粒,SSD NAND介質(zhì)從MLC到TLC,用了5到7年;2016年,首批QLC SSD面世(3D NAND);


    2022年,PLC demo樣品在FMS峰會上首現(xiàn),某大廠開始談?wù)揌LC NAND,包括使用了液氮冷卻操作條件,但這些都還只是在實驗室階段。


    今天,TLC依然為SSD/嵌入式存儲中的主力NAND顆粒,但QLC開始登上舞臺,發(fā)起挑戰(zhàn),和2016年那時的自己相比,QLC實力大增。NAND家族,從老大SLC開始,到老二MLC和老三TLC,再到今天的老四QLC NAND,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克服自身不足,一代代傳承下來,扛起家族事業(yè)的重任。


    NAND發(fā)展史及擴容方法


    自1987年NAND被發(fā)明以來,無論是2D還是3D時代,推動NAND技術(shù)發(fā)展的核心推動力是提升性能、提高壽命、提升可靠性、增加存儲密度及降低每GB成本。而實現(xiàn)增加存儲密度及降低每GB成本,靠的是NAND的擴容,主要的手段如下圖:


    漫談QLC其二:扛起NAND家族重任,老四QLC

    來源:網(wǎng)絡(luò)


    Logical Scaling:邏輯擴展是用NAND比特位擴展來提升存儲密度的方法,如SLC->PLC。


    Vertical Scaling:意思是在Z方向上增加3D NAND層數(shù)。Vertical Scaling是3D NAND當(dāng)前增加存儲密度最重要的方法,但層數(shù)越高,設(shè)計和生產(chǎn)的挑戰(zhàn)也越大。


    Lateral Scaling:3D NAND在2D平面空間XY如何微縮以達到增加存儲密度的方法。


    Architecture Scaling:CMOS和Array如何進行架構(gòu)設(shè)計,如CUA、CBA等架構(gòu)。


    本文我們主要看看邏輯擴展方法,NAND Cell單元從可以存儲1個比特到2個、3個、4個比特,相當(dāng)于容量從1X提升到2X、3X、4X,是一種不需要改變NAND Die的物理設(shè)計而達到容量倍增的好方法。當(dāng)前,4X存儲容量的QLD NAND已商用量產(chǎn)多年,基本成熟和穩(wěn)定。


    NAND容量大幅增長,不僅可以給用戶帶來購買每GB成本的快速下降,而且也為大容量應(yīng)用例如SSD提供了一個絕佳方法。因此,SSD容量從2007年32GB的小可愛,到如今消費級SSD可以提供高達8T容量,企業(yè)級甚至可以提供高達256TB容量的巨獸。


    當(dāng)然,從SLC到QLC的轉(zhuǎn)變,NAND犧牲了性能、壽命及某些條件下可靠性等NAND指標(biāo),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隨著NAND設(shè)計和制造工藝的提升,配合系統(tǒng)層面控制器和固件糾錯能力、算法的提升,基本上已經(jīng)讓QLC NAND變得可用和好用。


    NAND家的幾兄弟


    從量產(chǎn)和出生時間來看,NAND家有四兄弟,老大SLC老二MLC老三TLC和老四QLC,各個兄弟在不同時間出生,脾性不同(如下圖),在不同時期輪番上陣,為家族事業(yè)奮斗拼搏,發(fā)揮各自能力,扛起了家族重任。


    漫談QLC其二:扛起NAND家族重任,老四QLC

    來源:網(wǎng)絡(luò)


    SLC NAND(高性能、高壽命、容量低、價格最貴)


    作為家中長子,老大SLC NAND的每個單元存儲一位比特,0或1,寫入和讀取數(shù)據(jù)都很快,性能最佳,提供高達10萬個P/E周期,壽命最高,但密度最低,老大SLC閃存每GB價格最貴。作為家中長子,老大SLC曾經(jīng)是家族中唯一之選。如今性能和壽命最強的SLC在對寫和耐久度要求很高的行業(yè)得以應(yīng)用。目前老大已交棒,原生SLC NAND在原廠中產(chǎn)能分配極低,但各家原廠開放TLC和QLC顆粒接口,讓用戶可以將其配置成pSLC模式使用,享受SLC顆粒類似的性能和壽命。


    MLC NAND(較高性能、較高壽命、容量低、較高價格)


    老二MLC NAND每個單元存儲二位比特,數(shù)據(jù)密度是SLC的2倍,提供高達10000 P/E周期,壽命是SLC的1/10。憑借較高性能和較高壽命,老二MLC在服務(wù)器、工規(guī)級應(yīng)用較多。


    TLC NAND(性能、壽命、容量和價格,最優(yōu)平衡的顆粒)


    老三TLC NAND每個單元存儲3個比特,P/E周期降至MLC的1/3。老三TLC較老二MLC在數(shù)據(jù)密度上提升了50%,因此價格變得比MLC要便宜。憑借“足夠用”的壽命和性能,目前在消費級SSD、eMMC、UFS等產(chǎn)品中,采用TLC是最優(yōu)平衡的存儲方案,性能、壽命、價格、容量等多個方面達到了較好的平衡。


    QLC NAND(性能、壽命、容量和價格,極致性價比的顆粒)


    老四QLC NAND每個單元存儲4個比特,性能和耐久性比TLC要低。在QLC推出初期壽命為弱項,但隨著技術(shù)的提升目前壽命已經(jīng)接近主流TLC的水平。老四QLC較老三TLC在數(shù)據(jù)密度上提升了33%,因此價格更便宜。老四QLC自2015年出生,曾被消費者詬病問題有性能低、壽命低和可靠性較差,比較有爭議。到目前NAND閃存行業(yè)已迭代三到四代QLC NAND顆粒,壽命、性能和可靠性三個維度都做了全面的提升,老四在長大,問題孩子變得優(yōu)秀,在各項考試中取得接近TLC的成績,比如SSD跑分,憑借極致性價比優(yōu)勢開始登上舞臺。


    老四挑大梁


    比起前三位大哥,老四QLC單元空間內(nèi)的存儲容量最高,價格最低。性能和壽命的不足卻可以通過相應(yīng)系統(tǒng)方案(比如SLC cache write)來彌補,未來有取代TLC成為消費類產(chǎn)品的首選存儲顆粒。


    技術(shù)上,以致態(tài)Ti600 SSD為例,我們看下老四QLC的潛力:

    性能,消費級QLC SSD會啟用SLC cache來Burst用戶的讀寫性能,基本可以做到PCIe 3.0和PCIe 4.0前端最高性能,基本同TLC SSD讀寫性能。

    壽命,消費級QLC NAND按1T容量SSD生命周期內(nèi)總寫入數(shù)據(jù)量TBW在400TB左右,完全滿足PC OEM和零售渠道類市場對SSD TBW的要求。

    在性能、壽命和可靠性完全“夠用”的情況下,當(dāng)年老三TLC取代老大SLC和老二MLC走過的路,未來幾年老四QLC會重演,老四QLC憑借自身實力和不斷進步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的配合,將扛起NAND家族的重任。

    本文轉(zhuǎn)載自:長江存儲系統(tǒng)解決方案


    免責(zé)聲明:本文為轉(zhuǎn)載文章,轉(zhuǎn)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小編進行處理。


    推薦閱讀:

    SPICE與IBIS:為電路仿真選擇更合適的模型

    超小尺寸,支持 750 V浪涌峰壓的SCR,是智能斷路器開發(fā)首選

    第21屆深圳國際LED展邀請函

    如何在 3DICC 中基于虛擬原型實現(xiàn)多芯片架構(gòu)探索

    漫談QLC其一:QLC定義及應(yīng)用


    特別推薦
    技術(shù)文章更多>>
    技術(shù)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guān)閉

    ?

    關(guān)閉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线中文在线资源 官网|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新版天堂资源中文8在线|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2021国产毛片无码视频|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暖暖免费中文在线日本|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 18禁黄无码高潮喷水乱伦 |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专区无码|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中文在线资源天堂WWW|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无码视频在线播放一二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