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龍混雜的市場如何選擇LED生產設備?
LED照明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企業想生存必須提高核心競爭力,產品質量,那么就要在成本和質量之間做好平衡,選對設備是成功與否的關鍵,那么到底該如何選設備呢?
2014-06-23
-
工程師自制LED電源方案,效率達82%成本只需8元
本文分享了一個工程師自制的LED電源方案,綜合平衡考慮了效率、性能和成本等因素,有值得借鑒之處,供大家參考。
2014-06-22
-
無封裝LED燈具可便利搭配二次光學設計
傳統LED封裝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照明應用對原件輸出的要求,并且散熱效果也不佳,此時無封裝趁虛而入,似乎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2014-06-21
-
LED驅動電源十八個專用術語大盤點
LED照明正在全滿普及,而驅動電源是LED燈具的靈魂,那么關于LED驅動電源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專業術語呢,小編盤點了18個互相學習,其中包括:照明用LED 驅動器lighting LED Driver、額定值 rating等...
2014-06-21
-
利用半導體制冷解決大功率LED照明散熱問題
本文選擇一些成本低廉相對高性能的元器件,采用半導體制冷對LED芯片工作溫度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功率制冷。此方案與傳統的散熱方案相比較,具有可控性好和制冷效果良好等優點,對于解決大功率LED照明系統散熱問題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2014-06-21
-
“透明化”挑戰下,LED行業如何變局?
在移動互聯時代,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得透明化,建立在信息非對稱基礎上獲取利潤的LED行業,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移動互聯網時代,LED行業將迎來什么樣的挑戰?LED產品又將呈現什么樣的趨勢?
2014-06-21
-
眾專家齊議:如何增強LED照明系統可靠性?
為打造兼具節能、高效的智慧照明系統,利用MCU與可調光驅動器進行環境感測、高效能調光已是現今LED照明系統盛行的設計趨勢,除此之外,光學與散熱的模擬亦是確保LED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可或缺的開發環節。到底怎么增強LED照明系統可靠性,這里各路專家碰出了不同的看法!
2014-06-18
-
詳解LED使用過程中的輻射損失
大家都用LED照明,但是誰分析過LED使用過程中的輻射損失沒有呢?本文將為你分析下:目前來講,現有LED光效水平,由于輸入電能的80%轉化為熱量,因此芯片散熱熱量十分關鍵。散熱基極的作用主要是吸收芯片產生的熱量,并傳導到熱阻上,實現與外界的熱交換;而減少界面和界面接觸熱阻,增強散熱也是關鍵。
2014-06-17
-
技術探討:典型的LED照明驅動電路失效機理
鑒于LED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研發出來的LED驅動電路質量好壞不一。導致LED燈具的失效時常發生。LED燈具失效一是來源于電源和驅動的失效,二是來源于LED器件本身的失效。本文試著從實際的LED電源驅動電路這一方面,分析其電路的工作原理,然后試著從在不同環境下的LED驅動電路下,分析各種工作敏感參數對失效的影響,來進行失效模式的分析。
2014-06-17
-
一款LED電源驅動電路設計
LED電源電路大多是由開關電源電路+反饋電路這樣的形式構成,反饋電路從負載處取樣后對開關電路進行脈沖的占空比調整或頻率調整,以達到控制開關電路輸出的目的。本文介紹的就是這么一種LED電源驅動電路設計。
2014-06-17
-
經驗之談:教你如何辨別大功率LED芯片?
鑒于LED燈具市場雜亂無章的市場競爭現狀,不少商家采取了惡性的降價大戰,對于消費者來說認識LED芯片時間很少也是很困難的事情。本文借助工程師的實際經驗,教大家幾招,如何簡單的辨別出大功率LED芯片,免得上當受騙。
2014-06-16
-
LED壽命如何預測,專家來支招?
一切事物都有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雖然比起一般的發光器件,LED的壽命相對比較長,但也是有一定壽命的。那么LED產品的壽命可以預測嗎?讓小編告訴你,盡管LED照明具有具有節能、環保、長壽命、易控制、免維護等特點,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常常聽聞由于LED驅動電源本身的壽命直接拖累LED照明燈具變得并不“長壽”。怎么預測呢?讓專家來支招吧!
2014-06-16
- 差分振蕩器設計的進階之路:性能瓶頸突破秘籍
- 電感技術全景解析:從基礎原理到國際大廠選型策略
- 線繞電感技術全景:從電磁原理到成本革命
- 新思科技:通過EDA和IP助力中國RISC-V發展
- 安謀科技CEO陳鋒:立足全球標準與本土創新,賦能AI計算“芯”時代
- GaN如何讓光伏充電控制器更高效更小巧?TI給出答案
- 360采購幫開店流程詳解:解鎖AI廠長分身,實現7×24小時獲客
- 比LDO更安靜!新一代開關穩壓器解鎖高速ADC全性能
- 國產替代加速!工字型電感頭部原廠性能成本終極對決
- 告別拓撲妥協!四開關μModule穩壓器在車載電源的實戰演繹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